路得记第二章

路2:1-3  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親族中,有一個人名叫波阿斯,是個大財主。摩押女子路得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拿俄米說:「女兒啊,你只管去。」路得就去了,來到田間,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塊田裏。 神的起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頭的祝福:弗3:20 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能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1,波阿斯的地位: 傳統譯本把波阿斯形容為「大能的 勇士」,但新國際本之「有地位的人」可能是比較正確的 譯法(和合本:「大財主」)。 面對困阻,路得不是只坐下來自怨自艾,而是积極面對. 一個外幫的寡婦,沒有丈夫,沒有錢財,沒有朋友,沒有親戚⋯唯一有的是信心,不只是宣告出來的信心,1:16-17 “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裏死,我也在那裏死,也葬在那裏” 带出行为的信心.對神的話的信心 雅2: 22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着行為才得成全。⋯26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士师秉政的时代,各人任意而为的时代,路得卻對神的話有信心,付代價的信心,肯冒險的信心· 今天或許神也正在期待我們邁出第一步,以顯明你所需的是多麼的重要。而祂是’耶和華以勒的神‘. 一一一一一 2,

Continue reading路得记第二章

路得记第一章

得:1:1-5 當士師秉政的時候,國中遭遇饑荒。在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人帶着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瑪倫,一個名叫基連,都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他們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裏。後來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婦人和她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在那裏住了約有十年。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 1:1-2摩押地位於死海的東部。在士師以笏時代摩押曾是壓迫以色列人的國家之一(參士3:12-30),與以色列之間存有敵意。當時,以色列發生了極嚴重的飢荒,以致以利米勒領着全家移居摩押地。儘管當時的以色列已擊敗了摩押,兩地的關係仍十分緊張。 好几条干河分布在摩押地区之 上,这地雨量充足,土壤吸收力强,宜于耕种。以利米勒 一家人大概北上耶路撒冷,经过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的大 道,在耶利哥附近的渡口涉渡约但河。大道在此朝东上到 希实本,与南北行的王道交会,从此通往摩押各地。视乎 他们在何处定居,这旅程当有七十至一百哩长,需时大约 一个礼拜。 寡婦的困境 :寡婦在古代近東是失去一切社會 地位的人,有時更同時失去政治和經濟地位;寡妇是极为悲惨的,她们被社会遗弃,几乎处于贫困不堪的境地。因此,在神的律法中特别规定,与死者有最近血缘关系的亲属应负起承担照顾遗孀的义务。但是,在摩押地拿俄米没有亲属,而且她也不知道在以色列的亲属是否还活着。 神在他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 (詩篇 68:5 和合本) 他為孤兒寡婦伸冤,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申命記 10:18 和合本)

Continue reading路得记第一章

路得記绪论

路得的故事发生在士师时代,约公元前1375-1050年间,書末的家譜若 是沒有跳代的現象,本書的事 跡最合理是發生在主前十二世紀下半,大約與耶弗他、參 孫同時。。那是以色列的黑暗时期,(参士17:6;21:25)。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尽管邪恶和罪恶笼罩着当时的社会,但仍有尊贵的爱和敬虔的信仰存在.拿俄米和路得对神所表现出的忠诚、以及她们彼此之间的不求自己的益处的爱和信赖就越發難能可貴。 猶太聖經(也叫希伯來聖經或塔納赫),是將“士師記”與“路得記”合為一卷的·聖經書卷的排序,會將士師記與路得記連在一起。這是因為士師記最後的內容,是第17至21章所講述的一些可怕事件,將路得記加插在士師記的後面,使士師記和路得記這些關於士師時代的記載,能有一個美滿的結局!翻開路得記,我們看到的是需要救贖者的婦人。 即使在最艱難的境況中,神也有他深不可測的目的。當我們讀到這書卷的頭幾頁內容,已經深受觸動,因為書中彷彿每一個人,都身處於苦難和逆境中。這故事發生於士師執政的亂世: 人禍:(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對着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因為那些人帶着牲畜帳棚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士師記 6:3-6 和合本) 天災:加上當時以色列遭遇飢荒,使亂局雪上加霜(1:1)。 以利米勒帶着家人遷移到別處去以逃避飢荒(1:2),但這次遷移並沒有什麼好結果。以利米勒死了(1:3),他的兩個兒子也相繼離世(1:5),拿俄米所有的遭遇都極不順利。 他們前去摩押地有錯嗎?全國皆陷入飢荒,因而想到別的地方求生,這很難說是有什麼不對,只是他們所做的抉擇,並沒有緩解他們的困局。其中與摩押女子結婚,更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俄珥巴所敬拜的肯定是摩押的偶像(見1:15)。這一家人嘗試去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卻反過來毀了他們的生活,其中三人更因而丟了性命。 不過,後面的故事清楚表明了在最悲慘的苦況中,神也有他的計劃,他甚至能把我們的過錯扭轉,使它變成對我們有益的事。將咒詛變為祝福! 讀路得記的眼光(角度) 故事是因為以利米勒做了一個錯的決定,以至招來禍患嗎? 以利米勒從書中並不能看出信仰如何? 「以利米勒」:「我的神是王」的意思。 ●「瑪倫」:可能是「有病的」的意思。 ●「基連」:可能是「釘住固定」、「衰弱」、「憔悴」的意思。??[信.望.愛] 「瑪倫」與「基連」這兩個名字都出現在烏加列文件中,显示這是典型的迦南名字。

Continue reading路得記绪论

《圣经小拼图🧩》8: 伊甸园里发生了什么?

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人类历史.第一个是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吃的那个苹果;第二个是砸到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第三个是Steven Jobs 手里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我们来看看被亚当、夏娃吃了的那个苹果.圣经创世记说,起初神创造天地,一切准备就绪后,又创造了人.让人生活在神所创造的美好的伊甸园里,为神修理看守园子. 上帝吩咐亚当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后来蛇来引诱夏娃说,上帝其实没有真说你不可吃这树上的果子,而且你吃了不一定会死,况且这是分别善恶的果子,吃了就跟上帝一样有智慧.夏娃没有胜过诱惑,不仅自己吃了,还给丈夫亚当也吃了. 这件事不仅使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还使全人类陷入罪中,引进了死亡和痛苦. 千百年来,许多人为这事愤愤不平,为什么亚当 夏娃的错,要我们来当?这果子有多金贵,值得全人类付这么大的代价?⋯ 圣经没有说这颗树上的果子有任何魔术般的特质,可以使吃的人能分辨善恶;圣经也没有说那果子是一个苹果,是人误传为苹果.更不在乎那个果子金贵与否,事件的关健点在于上帝说:“不可吃,吃的日子必定死.”  上帝造人时,赐给了人一个宝贵的礼物:“自由意志”,上帝尊重人,让人能自由做判断.随着自由意志与责任而来的是人要顺服神. 上帝选定这棵树作为界线,让人选择你要听上帝的话,还是凭自己的判断,或者听魔鬼的话? 如果人的自由意志选择听 信上帝的话,活在上帝面前,就蒙上帝祝福,永远不死,也没有痛苦和眼泪;如果人不相神,要自己做主,按自己的标准判断善 恶,人就要承担判断后的结果;如果人相信魔鬼的话,那人就让魔鬼做自己的主,服事魔鬼. 当人在抱怨我们是在为亚当 夏娃做的错误选择付代价,不得不面对死亡,活在痛苦中的时候,真相却是我们每天、每件事上都在做选择,并且是在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只要人活着就有选择 的机会,选择你要听谁的话、信谁的话,你要谁做你的主?人生随时可以翻盘.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

Continue reading《圣经小拼图🧩》8: 伊甸园里发生了什么?

《圣经小拚图🧩》7:好撒玛利亚人法

在许多国家,有一个专门为那些,在紧急情况下,为伤者、病人提供热心救助的自愿者而设的保护法案:《好撒玛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 这个法案,保护自愿者,在好心提供帮助时,却因过失造成伤亡,事后被免去 追究法律责任.该法案的名称来源于《圣经》中耶稣所说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 我们来看看耶稣的比喻.耶稣时代,犹太人蔑视撒玛利亚人,认为他们是混血的异族人.有一天,有一个律法师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稣对他说:“律法上怎么写的?” 律法师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耶稣说:“你回答的对。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律法师为要试探耶稣,并显扬自己,就又问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耶稣就说了一个比喻: “耶稣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城去,半路落在强盗手中。强盗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有一个尊贵的祭司从这条路经过,看见他躺在那里,怕惹事,就远远的从旁边绕过去了; 不久又有一个受人尊敬的利未人走过来,他看见这个受伤的人躺在那里,怕惹麻烦,也照样绕路走了。  后来有一个被以色列人所轻看的撒马利亚人从那里经过,看见那受伤的人,就动了慈心, 他上前去帮助他,并为他包裹伤口,然后又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他到一家酒店里去继续照顾他。 第二天这个撒玛利亚人因为要赶路,没办法再留下来照顾这个受伤的人,就拿出银子来交给店主,并拜托店主说:‘请你继续照应他,如果这些银子不够,我回来的时候必补还给你。’  耶稣问律法师:这三个人中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那人的邻舍呢?” 律法师回答说:“是怜悯他的那撒玛利亚人。”耶稣就说:“你去照样行吧。” 这就是耶稣的比喻,“好撒玛利亚人”今天已成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和口头语,常常被用来形容:好心人、见义勇为者。

Continue reading《圣经小拚图🧩》7:好撒玛利亚人法

《圣经小拚图🧩》6: 马太效应

现今社会有一种社会现象,被人形容为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就是一个已经成功或有钱的人,就会别人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赚更多的钱。 耶稣在马太福音中说了这样一个比喻:“有一个主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和二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在地里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回来了,要和他们算帐。那领五千和二千银子的,带着他们另外赚的钱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另一个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们良善又有忠心,我要奖励你们;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严厉的人,你向我们要的多过给我们的,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又恶又懒,你既知道我向你们要的多过给你们的.你不会做买卖,也应该把我的银子放在银行取利,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随后就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许多人因为这比喻的字面意思,错误解读为资源倾斜.多的会更多,少的会更少的不公的社会现象,称其为马太效应. 圣经的原意是比喻应用上帝所托付的才干的人和不應用上帝所托付才干的人,他们将面对的不一样的结局. 人一生中所拥有的一切:身体、健康,智慧,美貌,金钱,地位,名声⋯都是上帝托付给人的,不会永久属于人,时间到了就要归还,甚至金钱也只有使用后成为了别人的时候,才能体现其价值,称为金钱,否则只是数字.希腊的亚力山大大帝,征服了欧亚大陆,死后双手空空的放在棺材洞外,就是警醒世人,人生在世的一切都是上帝暂时托付给你的.人的一生是信托的一生. 上帝会托付我们每个人都有某些才干,这个比喻提醒我们,如何使用上帝托付给我们的才干?如果你充分发挥、使用你的才干,才干会习练通达,越发的加增,这就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反之你不使用上帝给你的才干,才干会生疏,最后会离开你,变成没有的,就是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的意思! 你知道上帝托付你的才干是什么吗?你在如何使用你的才干???

《圣经小拼图🧩》 5:大卫与歌利亚的典故

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今天更被用来表达以小胜大,以弱胜强,逆袭成功的事情.特别是NBA球场上Allen Iverson的绝地反击,更是使大卫与歌利亚之战成为一个典故. 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出自于圣经.当扫罗做王的时候,非利士人来攻打以色列.那时非利士营中有个名叫歌利亚的巨人,他身高三米, 头戴铜盔,身穿重达五十七公斤的铠甲,他连续40天,每天早晚来向以色列骂阵,要以色列出一个人与他单挑,决定战争的胜负.扫罗王和所有以色列人看到巨人歌利亚,都胆战心惊,不敢出去迎战 . 那时年幼的大卫,在家为父亲放羊,他的三个哥哥们跟随扫罗王出征.一天大卫的父亲让大卫去军营,给哥哥们送食物去. 当大卫来到军营,正好碰到以色列军与非利士人摆好阵势,两军对垒,歌利亚像往常一样岀来向以色列军骂阵,以色列人一看见歌利亚都竞相奔逃,极其害怕.大卫很惊讶,问旁边的人:这非利士人是谁?竟敢向永活上帝的军队骂阵! 大卫的哥哥们听到他的大话,很生气,让大卫回家放羊去,但大卫知道争战的胜负全在乎上帝,上帝必帮助以色列. 有人听见了大卫的话,就去告诉扫罗王,扫罗王便派人来召大卫。 大卫对扫罗王说:“大家不要因这个非利士人而丧胆,让仆人去战他。” 扫罗王说:“你不能去,你年纪还小,他却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 大卫说:“我一直替父亲放羊,有时候狮子或熊会从羊群中叼走羊, 我会去追打它,把羊从它口中救出来。 我曾打死过狮子和熊。这非利士人竟敢向永活上帝的军队骂阵,他的下场也必像狮子和熊一样。 上帝曾经从狮子和熊的利爪下拯救我,祂也必从非利士人手中拯救我。”扫罗王看见大卫的信心,就对大卫说:“去吧,愿上帝与你同在。”  扫罗王把自己宽大的战袍给大卫穿,大卫却对扫罗王说:“我穿着这些无法作战,因为我不习惯。” 他就拿着放羊的杖,在溪里捡了五块光滑的石头放进牧人用的袋子,拿着投石器向歌利亚走去。 歌利亚见大卫是个面色红润、相貌英俊的少年,就藐视他。 他对大卫说:“你拿着棍子来和我作战吗?我要把你的肉丢给天上的飞禽和地上的走兽。” 大卫答道:“你是靠刀枪来攻击我,我是靠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以色列军队的上帝来迎战你。

Continue reading《圣经小拼图🧩》 5:大卫与歌利亚的典故

《圣经小拼图🧩》:4 血气的勇士 – 耶弗他

圣经士师记中有一位士师被称为“大能的勇士”,他就是基列人耶弗他,耶弗他的母亲是妓女。他同父异母的弟兄们因怕他分产业继承权,就将他逐出家门,而且还追杀他,耶弗他不得不逃亡,他骁勇善战,后来成为了匪徒的首领. 当亚扪人攻打以色列的时候,以色列人中群龙无首,基列的长老不得不去请大能的勇士耶弗他回来作士师带领他们抗敌,耶弗他是一个敬畏神,遵守律法的人,上帝使用他带领以色列人制伏了亚扪人,攻取了约旦河东的二十座城. 以色列中有一个骄傲自大的支派以法莲.以法莲人起初害怕亚扪人,不敢出去打战,看见耶弗他得胜归来,又心生嫉妒,他们怪罪耶弗他不叫他们一起去打亚扪人,不给他们得荣耀的机会.以法莲人就向耶弗他撒气,羞辱耶弗他,并扬言要用火烧耶弗他和他的房屋,这大大的激怒了耶弗他,耶弗他带领基列人在约旦河渡口杀死了4万2千以法莲人,使一直骄傲的自称自己族大人多的以法莲支派就此沉寂下去.这是以色列历史上第二重大的死亡事件,缘于口舌之争.罪恶的舌头,从地狱里点着了一把大火. 耶弗他从小被家族弃绝,妓女的儿子,自卑又骄傲,虽然是个敬虔,被神使用的人,但遇到了骄傲又自大的以法莲人,血气中以恶制恶.他用更大的骄傲去矫正别人的骄傲. 耶弗他这位大能的勇士,最后被他的血气打败了.他的骄傲和血气,使他在冲动中与弟兄同室操戈,把枪口对错了方向,给以色列带来了灾难性的悲剧. 圣经说: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箴言16:32)

圣经小拼图 

人类第一首爱情诗  创世纪2章23节: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 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上帝在起初创造天地的时候,用了五天创造了万物,第六天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样式,用尘土造了人,并向他鼻孔吹了一口气,使他成为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在上帝所造的一切动物中,皆成双成对,有朋有伴,唯有亚当形单影独.上帝认为亚当独居不好,要为亚当“配”一个配偶帮助他· 上帝使亚当沉睡,从亚当的身上取了一条肋骨,用所取的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当上帝将女人领到亚当面前时,亚当惊喜的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 女人是上帝最后的也是最精细的创造.上帝为亚当所配的配偶,满足了亚当所有的情感,心灵及生活的需要,使亚当不再有缺失.这是用最贴近他心脏的肋骨所造,他们原出于一,又成为了一,这就是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意相和,灵魂相契。 (Matthew Henry)曾说:夏娃不是用亚当的头造的,夏娃不是要辖制,掌管亚当;夏娃也不是用亚当的脚造的,不能任由亚当践踏;夏娃是从亚当的侧面造的,夏娃与亚当是平等的,互助的,并在亚当的臂下受保护,又靠近亚当的心房被他所钟爱。 这是圣经中第一首诗歌,人类历史上第一首爱情诗.在上帝的创造中,显明了上帝设立婚姻的心意与原则.二人合而为一,一生一世,一男一女,一夫一妻.

最长寿的人

最长寿的人 人类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出生显赫,影响力深远,在世日子最长,却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鮮为人知,他就是玛土撒拉.         玛土撒拉的父亲是以诺,以诺是亚当的七世孙,在以诺65岁的时候生了玛土撒拉.圣经希伯来书记载以诺以上帝同行三百年,以诺因着信,为上帝所喜悦.在以诺365岁的时候,被上帝接去,不至于见死.以诺是唯二没有死过的人. 玛土撒拉这个名字非常有意思,它的意思是:“死后就知道”,一般没有人会为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但如果你知道他的孙子是谁?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就知道这个名字的內涵了. 玛士撒拉187岁时,生了拉麦;拉麦182岁时生了挪亚. 挪亚那个时代,地上的人罪恶满溋,圣经说当时的人所思想的都是如何作恶,恶到耶和华后悔造了人. 挪亚500岁的时候,上帝让挪亚造一个方舟,除了挪亚一家,上帝要毁灭一切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挪亚用了100年的时间造方舟,这一百年里,作恶多端的人,仍不思悔改,也不相信会有审判临到.挪亚600岁的时候,也就是玛士撒拉969岁死的那一年,天降了40昼夜的大雨,大洪水淹没了世上的一切,除了挪亚一家,和方舟里的活物,全都淹死了,这是神对人类的第一次审判,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挪亚方舟的故事. 挪亚的爷爷玛土撒拉是在地上活的最久的人,一共活了969年.玛土撒拉死的时候,大洪水就来了,这就是“死后就知道”了.上帝使用玛土撒拉这个名字,向作恶多端的人类发出预警,希望作恶的人类可以悔改· 上帝第一次的审判来临前,给了人类969年的时间,让人类有机会可以免以毁灭,可惜当时的人没有把握住机会.